「詠極甫仁」簡介:

 

誦梅花,法宗子午箝羊,問師傳技香江,祈華夏德智振雄風;
達三焦,氣貫形意渾圓,香海兼通二學,望炎黃有緣存真諦;
生凡種,立雪稍識剛柔,素志承先啟後,得法度望能傳血脈;
為德本,見利忘義人多,弟子以此為戒,求武林潔慧出吾門!

 

 

vcpy.png

      「詠極甫仁」是一武術理念,此系統的創立,源於香江武術愛好者黃紀民先生。 先生自幼接觸嶺南拳術,因緣際會,於廣州曾跟隨 區鎮武師父稍習洪拳,亦因舅父為塘西廣州酒家高級職員關係,由此而認識 夏漢雄師父,執弟子禮,惜無緣學藝;及長,拜周家 林卓垣師父為師,林師視如子侄,雖祇稍識有無,惟先生一直執弟子禮,至 林師大歸;此外,先生亦曾問學於喇嘛派名師 陳君五師父,得益良多。 

 

      及後於六、七十年代,先生因工作關係,曾接觸與練習其它武術,如柔道、空手道、跆拳道、合氣道等,其中與香港正武會、以及合氣道會,關係尤深;而現在世界執法界通用的壓點徒手鎖法,本源於美國,先生更是將此技引入香江之先驅。

 

      先生的武學啟蒙老師實為鄧公 香海,先生年幼時,早隨 香海尊師於香江灣仔海傍,修習太極,香海 公乃內家拳痴,其楊家太極架子,得自董公 英傑,後更得六合八法、意拳 梁子鵬公傳藝,盡得其心法;而其劍術則承「廣陵七劍士」最後一人、郭岐鳳公 傳藝,故 香海公之拳、劍、站樁等法,皆源出高門。 惜 香海公生性孤傲,門生不多,兼且個別教授,弟子間互不相識。

 

      鄧公 香海為人沉默寡言,與師弟 李英昂不同;英昂先生崇尚實戰,名揚香江,當年面世拳譜不少,及後在南美洲發展,為委內瑞拉 (有說是危地馬拉) 總統的私人護衛、以及國家武術隊總教練,敗人無數,惜最終亦因此在當地受槍傷而大去。 郭公 岐鳳人稱「中國最後一位劍士」,乃「廣陵七劍士」其中一人,另一位廣為人知者,為 李景林先生,當年為軍政要人,現在國內仍有知名傳人;兩人劍術譽滿海內外,香海 公每有談及 岐鳳公劍術、實戰,都讚嘆其技震東瀛,郭公後於香江離世。 此外,子鵬 公亦為人低調,來港後在一有名紗廠任職會計,他不特精通混元樁法,於拳法惟用、內家功法等,皆運用得宜,實當年國寶;事實上,現在幾位極有名望的太極拳早年開拓者,都是 子鵬公弟子,當年各展其太極體系,而其套拳、手法、心法,亦曾得益於 子鵬公。

 

      紀民先生年齡稍長,為印證所學,常以武會友;後於伊利沙伯醫院上班時,重遇中學學長馮漢,因切磋武藝而成好友,並得馮引薦,立雪 葉問宗師門下,學習詠春拳藝,從此亦對先生的武學歷程,影響至深。 先生為 問公晚年所收弟子,跟隨 問公多年,與各師兄關係友好,特別與楊淙翰深交,楊淙翰乃 問公愛徒,本門有數好手也,先生亦從他處,豐富了對詠春拳哲理與實踐的認識。 「詠春體育會」創立初期,拳班由 問公親授,先生與楊淙翰、章靜安、馮漢等師兄為助教;同時,先生亦隨 問公在新浦崗、大角咀、大生飯店等幾地,與其他師兄弟練拳,及後 問公於司徒拔道和中環,幾位律師寫字樓與家中授拳,先生亦常常隨侍在側,由此結識一班師弟,如葉承芍、陳卓元、曾永華等人。

 

      先生視 問公如父,當年 問公接受大手術,先生與師兄馮漢,日夜隨侍病床旁;及後先生隨 問公在中環律師樓授拳時,問公 身體不適,亦是由先生按 問公病徵所察,發現 問公患癌。 問公得知病患,遂決定加速授畢六點半棍法與先生以及馮漢,又請二子葉正,打造三對八斬刀,贈予楊淙翰、馮漢、與及先生三人,並由 問公自己,親傳「八斬刀法」;此外,問公 深知,楊淙翰雖常自嘲一套「小念頭」,練了數十年還未練到家,其實已難逢敵手,而他與 問公情同父子,一定不忍心 問公抱恙傳刀,所以 問公於傳刀時,再三叮囑先生,定要將一切所學,轉告楊淙翰,還說曾跟其學刀法或只稍看過者,連楊淙翰、馮漢、以及先生三人,當時不出十一人。

 

      可是,紀民先生學了第一節刀法後,見師尊辛苦,便對師兄馮漢說不願繼續,然而受馮漢告誡,儘管不忍見恩師辛苦,但仍一定要完成其心願矣! 惟最終四節「八斬刀法」學完,先生還是借故不學,故其後兩節刀法,乃由馮漢學後轉教。 及後,問公 病情急轉直下,先生亦因醫療工作關係,親身背負 問公急症入院,惜 問公不久病逝;惟 問公於大去前,亦不忘再三叮囑二子葉正,定必要把餘下最後一節「八斬刀法」,傳給先生,故第七節刀法,實由葉正遵父遺命,轉教予先生。

 

      紀民先生執刀念師恩,決意略盡綿力,冀能將一生所學,傳世于有緣,到此亦可稍釋,先生創立「詠極甫仁」之宗旨:

 

          一為報恩
          二為正道
          三為傳燈
          四為結緣

 

      以此為承,各「詠極」門人應緊記:

 

          求拳甫仁
          師友重義
          正氣延道
          德守終生

 

      紀民先生極注重門人品格,並堅持「小班教學」,秉承 香海公、問公兩師尊,所提倡「親傳身教」的精神,以掌握個別門人進度,察其長短,因材施教;而儘管慕其名而拜門求藝者眾,但能夠貫徹先生所強調「忠孝謙誠,仁義禮信」的武學與道德理念、為先生承認者,人數不多。 先生移民澳洲後,把他的武術班交由親傳弟子繼續打理,詠春班由蕭偉剛、陳穎麟和范偉良,在不同的分會主持,蕭、陳、范三人,自八十年代起跟隨先生,至今接近四十年,為其得意門生;太極方面,則由女弟子林麗芬,在土瓜灣總會開班,傳授八段錦和楊家太極;薪火相傳,四人皆遵循紀民先生信念,選徒嚴格謹慎,重質不重量,不會為吹噓作勢而廣收學生,濫竽充數。「詠極甫仁」創立至今,漸見成果,而再傳弟子黃偉成和張啟榮,亦已能夠協助授拳和會務事宜。